第(3/3)页 瑞王站起来,走到茉莉跟前,拿过了盛放抹额的锦盒。 送到太后桌面上放了。 “皇兄,臣弟说实话了?” “说。” “这抹额的针线实在粗鄙。料子倒是不错,盒子也不错。”瑞王笑道,“母后看在昭贵人的面子上,收了它便是了。虽然戴不出去,到底也是她一番心意。” 瑞王妃跟着凑趣,笑问:“针线粗鄙的心意么?” 太后笑骂:“你们两个促狭鬼。罢了,哀家看在皇帝面上,收下它了。只是皇帝以后提携宫嫔,要提些能上台面的人。家事即国事,你是皇帝,要明白。” 最后一句是叮嘱皇帝。 “太后圣明——” 臣子席位里,有个言官忽然高声附和。 也不知道隔着老远,还有丝竹声,他耳力怎么就那么好,听到了太后的话。 这正是上折子规劝皇帝不要肆意提拔宫婢、乱了后宫规矩的人之一。 “昔日武朝末年,妖妃乱国……” 这人开始历数前朝宫闱祸患,引发国家动荡的典故。 相继,又有两三个人站起附和。 都是曾经上过折子非议宫廷新宠的。 太后慢慢饮酒,端然听着,目光扫过场中,对上了虞夫人的视线。 虞夫人微微点头示意。 太后明白,眼底闪过满意之色。 刚才陆龟年指责她僭越干政。 她怎能容忍。 暗中让人授意了虞夫人。 想让虞听锦过得更好些? 简单,做一些有利于虞听锦的事就好了! 她自然会在背后撑腰! 看来虞夫人很识趣,也够聪明,眼下出声的那些人,显然是虞夫人私下联络的了! 看看下面几人说得差不多了。 太后才出声:“哀家寿诞,你们不要太过分,还不退下!” 几人告罪,偃旗息鼓。 太后语重心长地转向皇帝: “既然物议沸腾,皇帝,还是以国事为重,把昭贵人送出宫去吧。” “哀家看她在抹额上绣心经,也是个有佛缘的,就让她在大相国寺的配寺出家修行好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