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批评他人时,不应把“局部”的过失上升到“全部”,甚至上纲上线,比如:“你这个人真卑鄙!”“你干什么都粗心大意!”“你总是不长进!”这一类的批评令人反感,对方会认为你是在找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小题大作,借机打击报复。 更不可“株连”到人格污辱上,一旦被批评者遭受人身攻击,自然而然地将采取敌意的防御措施。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已经全然变质,甚至演化为双方的对抗。 (2)迂回点化,曲线救国 不直接批评对方,而用打比方、举例子的办法提醒对方,促使对方解除疑虑或恐惧,提高认识,改正缺点。例如你想让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,就不妨跟他说:“房间要是整整齐齐,你就可以在这儿招待朋友。找衣服、录音带、书本的话,也会很快找到。” 有时无声的行为更甚于有声的批评。有一个大老板开办了许多大商店。他每天都到其中一家商店看看。一天他发现一个顾客在柜台前等着买东西,谁都没注意到他。售货员站在柜台的另一边正在聊天。这时,这个大老板没说一句话,迅速站到柜台后面,给顾客拿了要买的东西。他的行动是对售货员严厉的批评。 (3)语气亲切,勿武断生硬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用语。如果态度诚恳,语气也必定会亲切,让人听了心里舒服;如果态度生硬,自以为是,别人也就不会买你的账。有的人批评人时总喜欢用“你应该这样做……”“你不应该这样做……”仿佛只有他的看法才是正确的,这种自以为是的口吻只会引起人的反感。 可见批评人颇具学问,批评得当,对方会非常感激你,批评不当,便会自取其辱。所以批评别人时,应在善意的批评声中透出人情味,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。 5.有话好好说 【社交魔方】 风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,风说道:“我能证明我的力量大,看!地下正走着一个身披大衣的老者,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把大衣脱掉。”于是太阳躲进乌云,风使出他的威力狂吹,但是风吹得越大,那老者越用手拉紧他的大衣。最后风筋疲力尽了,停止了。太阳从云彩里走出来,开始对着那老者和气地笑。不久那老者便用手拭他前额的汗并将大衣脱去。于是太阳对风说:“仁慈和友善永远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。” 与人沟通互不相让,就会使要解决的事情一拖再拖,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。但如果你能遵循和睦的原则,万事以理沟通,那么事情就会得到圆满而快速的解决。 某律师嫌房租太高了,要求减低一点,但是他晓得房东是一个极固执的人。他说:“我写给房东一封信说,等房子合同期满我就不继续住了,但实际上我并不想搬家。假如房租能减低一点我就继续租下去,但恐怕很难,别人住后也曾经交涉过都没成功。许多人对我说房东是一位很难对付的人。可是我自己心中说:‘我正在学习如何待人这一课,所以我将要在他身上试一下,看看有无效果。’ “结果,房东接到我的信后,便带着他的租赁契约来找我,我在家亲切招待他。一开始并不说房租太贵,我先说如何喜欢他的房子,请相信我,我确是‘真诚的赞美’。我表示佩服他管理这些房产的本领,并且说我真想再续住一年,但是我负担不起房租。 “他像从来不曾听见过房客对他这样说话。他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处置。随后他对我讲了他的难处,以前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40封信,有些话简直等于侮辱,又有一位房客恐吓他说,假如他不能让楼上住的一个房客在夜间停止打鼾,就要把房租契约撕碎。他对我说:‘有一位像你这样的房客,心里是多么舒服。’然后不等我开口,他就替我减去一点房租。我想能多减点,我说出所能负担的房租数目来,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。 “临走的时候,他又转身问我房子有没有应该装修的地方。假如我也用其他房客的方法要求他减房租,我敢说肯定也会像别人一样遭到失败。我之所以胜利,全赖这种友好、同情、赞赏的方法。” 与人争论,就如同斗鸡,双方越斗越猛,对解决问题却毫无益处。故事中的律师如果也像其他的房客一样,把房东狠狠地批评一顿再要求减租,结果会怎么样呢?房东一定会反驳律师,说自己的房子有多么好,有多少人等着租赁,两人也会因此闹得不高兴,当然房东绝对不会减去一分钱的租金。幸好律师使用了一种聪明的办法,他先赞美了房东的精明能干,接着又表示了对房子的喜欢,最后再说自己觉得房租太贵,在这个过程中,房东完全对他撤去了戒心,因为两人的谈话始终在一个友好的气氛中进行,没有任何争执。律师得到了他期望的结果——房东减少了租金。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:“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,我想我可以告诉你,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;但假如你找我来,说道:‘让我们坐下商谈一番,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,看看原因何在,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?’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去不是十分远,我们的意见不同之点少、相同之点多,并且只需彼此有耐性、诚意和愿望去接近,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。” 贝鲁特是一家企业的所得税顾问。有一次,为了一笔关键的8000美元,他和一名政府的税务稽查员争论了两个小时。这8000美元实际是应收账款中的死账,没法收回来,所以不该征所得税。可那位稽查员却执意要收。那位稽查员傲慢、冷酷,而且固执。越和他争执,他就越顽固。 贝鲁特知道这样争执下去,是不会有结果的,于是,他改变了策略,他开始想法称赞这位稽查员,他说这件事比起其他要处理的重要而困难的事情,真是不值一提。贝鲁特说自己对税务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来自书本上的死知识,而稽查员的工作经验丰富,知识全是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。他真羡慕这样的工作,那会学到很多知识。这些话使稽查员在椅子上坐直了,长时间地谈论他的工作,并说起了他的孩子。当时的紧张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。到临走时,稽查员告诉贝鲁特他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,几天以后再答复。三天后,稽查员给贝鲁特打来了电话,那些所得税他决定不征了。 在这个例子中,贝鲁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先后用了两种方法:与人争辩;有话好好说。使用前一种方法时,那位稽查员变得越来越顽固了,而使用后一种方法时,稽查员却被软化了下来,他不用拼命坚持自己的立场,最后贝鲁特取得了成功,稽查员放了他一马。与人交往中,如果你在情绪激动时和人争论一场,你的气也许会随之消失,但你那种挑战的口气、敌意的态度,会使他赞同你的意见吗?如果贝鲁特自认有理,与那个稽查员争论不休的话,那最后可能是另一种结果了。 我们绝不可能用口头的争斗改变任何人的思想,绝大部分的争论,都会使对方更加坚持自己的立场。而且即使你偶尔获得了争论的胜利,那你也得不到别人的服气和好感!所以遇到难缠的人和事,不妨对对方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相信一定会取得令你满意的结果! 6.教你怎样说“不” 【社交魔方】 谎言装饰得再美,也靠不住。实话不会使人全然感到失望。 ——阿扎耶夫 人际交往中,拒绝别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,一不小心就可能得罪人,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着掌握一些巧妙地拒绝别人的求助,而又不伤害别人的友谊,并且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体谅的技能。 让求助者知道你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小陈的一个好友做了人寿保险经纪人,他向小陈说了一大堆人寿保险的好处,接着又请小陈向他买100万元保险。小陈知道此举确有益处,但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情况,小陈轻轻摇了摇头。“哥们儿,我确实很想帮你这个忙,可我刚才算了一下,每月要付出的保险费,等于我收入的1/3,而且我现在每月还要负担近两千元房贷,家里又有老婆、孩子……”“好了,好了!”好友打断了小陈的话:“我又没逼你一定要买,就是给你推荐一下啊!臭小子,以后发了财可一定要多照顾兄弟啊!”一场风波在笑闹声中落幕,两人的友谊没有受到丝毫影响。 人际关系学家告诉我们:“我们需要在聆听别人陈述和请求完毕之后,轻轻摇摇头,而态度并不强烈。”轻轻摇头,代表了否定,别人一看见你摇头,知道你已拒绝,跟着你可以从容说出拒绝的理由,使别人易于接受。 自然,拒绝的理由必须充分,一个充分的理由,使人谅解你不能遵办的苦衷,就不会对你记恨在心。 (1)回答留有余地 有人求你帮忙,你又难以办到或者内心也不愿意帮忙,但也不必一口回绝,以免当头一盆凉水浇得别人难堪。遇到这种情况,你不妨来个“缓兵之计”。回答留有余地:“这个忙我没有把握办成,不过我愿为你尽力去奔走效力,你先回去,有了消息我马上通知你。”过一段时间后,你可以打电话或托人捎信告诉他:“这事我奔走了好几天,联系了不少单位,实在没办法,请不要将我做依靠了,以免误了你的事情。”这样,就不会形成双方当面难堪的局面。 碰上别人要你帮忙找工作,就不妨这样去做:立即请对方写份简历,包括毕业于哪所学校、所学专业、本人志趣和特长、思想表现等交给你。这样别人就亲眼看到了你想帮他忙的事实,造成别人产生可能找对了人的错觉。 同时你可以坦率诚恳地说:“你的事就是我的事,我会尽力而为的。明天我马上拿你的简历去找熟人……过几天你再来好吗?” 几天后,你应该抢在人家还没有来之时,去个电话或亲自上门去拜访。“这几天我一直为你的事活动,东门那个单位可能没有什么希望,南门那个单位却说要研究研究。” 再过两三天,你主动找到他:“真对不起,你托的事目前都已落空了,我通过所有我熟识的人,但却……真没办法,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。” 尽管你根本没去找那些熟人,但对方一定对你感激不尽。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。生意上,有人求你看能否通过关系为他批一些出厂价产品,你最好也立即行动:“好吧,我会尽力去帮助你的。”即刻询问对方要什么型号,大概要批多少等等。接着按上述步骤,几天后不要等对方上门你就应该向对方解释,说自己已找过领导,头头很难说话,或者说所有产品别人已全订了,只能等今后有机会再说。 有人想趁你出差的机会,托你为他购某种型号的产品。请你不要马上拒绝对方的要求,应该马上接受对方所给予的用于购买商品的金钱,并坦率表明一定帮他找找,若有的话定帮他买回来。然后,在出差地点再给对方去个电话或电报,说你走了几家大商场都没有发现那种型号的产品等。 如此种种,举一反三,灵活运用,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制造些“无本万利”的人情债,这也是老练的朋友求人的常用伏笔。 这种方法不宜常用,只能偶尔为之,作为应急之法。经常为之,定会露出破绽,遭人指责。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,却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。我们常常听见某甲埋怨某乙,说:“某乙分明答允了我,但……”事实上,某乙虽然可能答应过某甲,但那不过是某乙怕难为情不好意思拒绝而已,往后他仔细一想,便觉得这事根本不可能办到,甚至某甲自己也知道这事实在强人所难。但是某甲真的会自责而不责人吗?恐怕不会的,而在旁人看来,也总是觉得某乙不对,因为到了那个田地,已经没人注意当初他的一切了。 (2)向对方哭穷 如果你的经济还算宽裕,你可能就会时不时遇到朋友找你借钱的事情,然而你并不是银行家,很多时候你的手头也很紧张,那这时你该怎么办呢? 如果有人向你说“我急需一笔钱,但又没有钱”,而想跟你借钱时,你其实可以告诉对方,你正和他一样没钱。“你有困难,我也有困难,我们共同努力吧!”这招用在别人想向你借钱时,可以说十分有效。 就是说,聆听对方抱怨的同时,也不甘示弱地向对方抱怨,因为对方想拜托你的根据通常是认为“你的情况不比他严重,所以向你寻求援助比较有可能”。此时,不仅要摧毁对方所坚持的根据,还要站在和对方相同的心理基础上,和对方进行坦诚的对话,来解除对方的不满及不安感,因为如果只是以二三句话来拒绝的话,对方会觉得你有钱而不愿借钱给他,一旦让对方有这种感觉,对你就不利了。 拒绝别人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,也是人际交往的必修课。当你学会不得罪人地拒绝别人,你就已经是一个社交高手了。 7.得意事不要挂嘴边 【社交魔方】 一只家猫同一只野猫交上了朋友,它常常把自己的饭带给野猫,野猫也常常带它出去玩。看起来它们相处得很友好,家猫也很珍惜它们的友谊,可不久后它们还是分手了!其他的野猫都追问那只野猫,为什么要离开家猫,野猫冷笑着说:“谁是它的朋友?我不过是它作秀的观众!它每天都在炫耀自己,‘主人又给我买了一套衣服!’‘主人赏我一条鱼!’‘主人又夸我了!’呸!谁愿意跟它在一起谁就去,我是再也不想见到它了!” 在社会交往中,很多人都容易犯一个错误——夸示自己。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切都胜过别人,于是每遇亲朋好友,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吹嘘自己的经验、心得,却不知这样常令一旁的好友不知所措。 一位女士的宝贝女儿,从哈佛毕业回国之后,在特区一家金融机构供职,每月数万港元薪水。这位女士当然相当自豪,她面对亲朋好友时,言必称女儿的风光,语必道女儿的薪俸。偶然被女儿发觉,极力制止母亲,说总夸自己的女儿、突出自家好,人家会有什么感受,不要因此伤害了他人。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。可见在叙述自我时,要防止过分突出自己,切勿使别人心理失衡,产生不快,以致影响了相互的关系。 英格丽·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,又因在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中的精湛演技得最佳女配角奖。然而,她领奖时,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伦汀娜·克蒂斯,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,并由衷地说:“原谅我,弗伦汀娜,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。” 褒曼作为获奖者,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,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,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。无论谁是这位对手,都会十分感激褒曼,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。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,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,如此与伙伴贴心,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。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,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,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,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,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。与此同时,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安然自慰,而有一个极好的心情。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,这是不好的。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“了不起”的,你甚至会被对方认为是不成熟的、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等等,所以,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。 不谈少谈得意事,特别是 在失意人面前,请牢牢地闭上你的嘴巴然而,每个人都想被认为好、被评价得高一点。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,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,这是人性中比较麻烦的一面。所以,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,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,不妨注意一下谈的方式。 尤其要注意的是,你的得意事,千万不要在失意人前提及,免得让人产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觉。 有一次,一位先生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,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识的。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,让一位目前正陷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。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,关闭了公司,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,正与他谈离婚的事,内外交困,他实在痛苦极了。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,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,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,酒一下肚,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,那种得意的神情,在场的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。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,脸色非常难看,一会儿去上厕所,一会儿去洗脸,后来他提早离开了。 人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,人人都会遇上不如意的时候。这时,在失意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处,无异于把针一根根地插在别人心上。既伤害了别人,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。 因此提醒你,与人相处,切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。 如果你正得意,要你不谈论不太容易,哪一个意气风发的人不是如此?所以这种做法也没什么好责怪的。但是谈论你的得意事时要看场合和对象。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,对你的员工谈,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慕眼光,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,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,也最多心,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,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“看不起”他。当然有些人不在乎,你说你的,他听他的,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。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,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,这种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。 一般来说,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,郁郁寡欢是最普遍的心态,但别以为他们总是如此。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,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——怀恨。这是一种钻进心底深处的对你的不满,你说得口沫横飞,却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,多划不来。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刻显现出来,因为他无力显现,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,例如说你坏话、扯你后腿、故意与你为敌,主要目的则是看你得意到几时,疏远你,避免和你碰面,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事,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朋友。 当你有了得意事,升了官、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,切忌在正失意的人面前谈论。 就算在座没有真失意过的人,但总也有景况不如你的人,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让他们起反感,人总是有嫉妒心的,这一点你必须承认。 在人际交往中,应当不谈或少谈得意事,至少在别人未提得意事之前,自己也不要谈,免得让人产生炫耀的坏印象。 8.找到话题让彼此不再陌生 【社交魔方】 当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时,交情也就开始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