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3章 各自筹谋(四)-《乱三国之吕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彪自嘲道:

    “到底是老了,踹一脚儿子都是逞能了。呵呵。儿呀,爹不是刻意打压批评你,只是因为许多事情,你自己身处局中看不真牵来,坐着话。”

    指了指旁边的石凳,

    看见儿子坐下后这才接着开口道:

    “方才爹就过,你很聪明,而且还好学,这点很难得。但是读书人呀,书读得多了之后,总会犯一个毛病。”

    杨修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父亲,

    老人也没有卖关子,

    接着开口了下去:

    “因为读的道理多了,学问大了,便觉得下间的道理都懂了,于是乎,便觉得自己的话,做的事都是大的道理,都成了经地义,看待任何人和物,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。同时和人打交道的时候,也总是会喜欢用最直截帘的方法,看似简洁明了,但实质上却是因为懒得甚至是不屑于去讲求方式方法,更加不会去在乎是否引得对方的不适甚至是反感,反而感觉自己是在为了对方好,所以才会交浅言深、仗义执言,那么理所当然的,对方就要将这好永远记在心中,甚至要对你感恩戴德。还美其名曰,这就是是文饶风骨。”

    杨修没有开口话,

    但是如此微凉的夜风之中,

    额头上隐约渗出了汗珠,

    在月光之下,熠熠生辉。

    杨彪心中欣慰地点零头,

    这个儿子虽然因为聪慧走上了弯路,

    好在自己发现的及时,

    这一番点拨之下,

    他也猛然间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,

    当下语气再次放缓,

    轻声开口道:

    “咱们杨家四世三公比之汝南袁氏、颍川荀氏甚至犹有过之,我的膝下也只有你这独子,即便是老夫再想努力,这把岁数也是不可能了。所以呀,家族的担子迟早要扔到你的肩膀上。文人需要有风骨,不过当官做人,以及支撑整个家族兴衰,那么这所谓的风骨,可是万万要不得的呀,我儿,你能够明白吗?”

    杨修抬起头,

    目光清澈地看向老父亲,

    眼眶之中已经微微泛红,

    重重地点着头。

    老人欣慰地笑了起来,

    这才开口继续道:

    “儿啊,你觉得如今许县城形势如何?”

    深吸了一口气,

    将心中的激荡暂时收敛,

    杨修略一沉吟后,

    便开口道:

    “错综复杂,暗流涌动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杨修自己解释道:

    “虽然整个兖州都在曹司空的掌控之下,但是这许县城如今已经成为帝都,各方势力或多或少都有眼线在此,只不过以曹司空的能力,这些眼线即便能够探查到一些东西,恐怕也都是被刻意释放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看到老父亲微微点头表示赞同,

    杨修轻松了许多,

    接着开口道:

    “但是即便曹司空的掌控力度再强,如今的下,毕竟还是汉家下。因此在这朝堂之上,如今至少有三股暗流涌动:其一,自然是曹司空为主的兖州实权派,握有军政实权,都是真正能够得上话的人;其二,则是以伏完、董承为首的保皇党,手中也有一定的实力,时刻想要让陛下重掌权柄;这两方势力也是这许县城中最对立的两股势力,但是最大的势力却是第三股,或许这么也不准确,因为这些饶来源太过于复杂,甚至有身处曹营的荀彧荀文若,还有与咱们杨家类似的一些其他士族,再就是朝廷之中的那些清流大儒,比如马日磾等人都可以面前算在这股势力之郑三方势力相互牵制,却也谁都不能够占得上风,如今表面上面前维持一个平衡,但是孩儿猜测,这平衡将会随时被打破。”

    “哦?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杨修站起身来,侃侃而谈道:

    “先是曹司空出兵徐州,兖州内部空虚之后,这些保皇党定然不会安生,但是以曹司空的谋略,想必早已准备好后手,孩儿猜想,司空这一次出兵,未尝没有想要一次性将这些家伙一并扫除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杨彪这时开口询问道:

    “那些老家伙未必便会坐以待毙吧?”

    杨修脸上浮现出笑容道:

    “这是自然,他们毕竟宦海沉浮这许多年,岂会是好易于之辈。无非就是看双方谁留下的后手更多了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不到最后一刻,谁也不知道究竟自身的角色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杨彪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,

    他突然莫名其妙扔出一个消息道:

    “今日朝会之上,传出一个消息,大鸿胪韩融提议皇帝陛下选秀。”

    杨修闻言皱了皱眉头,

    “这个节骨眼上选秀?等等……”

    突然抬起头瞪大眼睛看向了杨彪,

    杨修想到一个传闻,

    董承有一个女儿,

    美艳不可方物,

    出落得亭亭玉立,

    年方二八,

    如今正是最美好的年华,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