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判例的意义-《朱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闻秀才还被李府告到衙门,状告他与人**。

    李府呈现的证物有温氏写给闻秀才的诗词书信、闻秀才题名的油纸扇、以及闻秀才写给温氏让她初九前去约会的小纸条。

    亲口听过闻秀才宣称私会温氏的证人二十二人,各行各业都有,可信度很高。

    证据确凿,无可狡辩,**罪名成立。蹦跶得欢的闻秀才傻眼了。为何不同情弱者?不应该呀。前段时间的判决,都是偏向农民,为何到自己身上却吃官司了?

    判决下来,闻秀才被判入狱五年,温氏被判入狱三年。

    温氏顿时傻眼。十六岁的她,正是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刻,如果入狱,那后半辈子就完了。

    她跪在李赟才面前,哭哭啼啼忏悔不已,请求相公的原谅。看着哭得梨花带雨一脸哀求的温氏,李赟才大为心痛。

    心痛大孙子的李老倌只得再找胡县令支招。

    “这不守妇道的女人,你真的要保?我看还是逐出家门算了。”胡县令笑道:“我家小妾还有两个妹妹,玲珑可爱,不如挑一个纳进门好了。我那姐妹花你也见过,不差吧?”

    李老倌无奈道:“那妇人不知施了何种迷魂手段,将我孙子迷得神魂颠倒。诶,孽缘……”

    “行,既然你一定要保,就上诉,告闻酸才**。这样你家最多罚点钱了事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闻酸才又吃官司了。这次告他的是绯闻中的女主角,与他**的温氏,告他**。

    法庭上,楚楚可怜的温氏倒也口齿清晰,娓娓道来。

    “妾身未嫁人前,是曾仰慕于他。被爹爹嫁入李府后,妾身心有怨气,不曾好好待相公。但从未想过与人**。”

    “初七日,丫头递给妾身一张字条,写明要妾身初九去庙会西南角,与前事做个了结。”

    “妾身想着,既然都已经嫁入李府,好歹是李府之人,虽然心有不忿,但需恪守妇道,与前尘往事做个了断也好。”

    “可谁知……谁知……闻秀才欲行不轨,妾身极力反抗,方才逃脱。”

    “挣扎中,妾身随身香囊、绣花鞋均不见,衣物亦被撕扯破裂。但妾身以性命担保,绝对未行苟且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还望大人明察。”温氏款款低头,行万福礼,竟是仪态万千,让人顿生怜悯。

    难怪闻秀才恋恋不忘,难怪李赟才轻易就原谅了她。如此尤物,当人人珍爱。况且还带有才女的光环。

    被撕扯断绳带的香囊、绣花鞋、送信的丫头一一作证,确定温氏没有虚言。

    闻酸才面如死灰。他不是害怕,而是心死。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。还以为是拯救她出火海,没想到是自作多情。

    闻秀才恨恨的看了温氏几眼,没有言语,认罪伏法。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,没必要挂念,还有大事等着去干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闻秀才告状,一波三折,最后把自己鼓捣下狱,一时间成为城步县人们热议的话题。

    朱顺明安排县衙贴出告事,宣扬法治。

    “告全县民众书”

    “衙门治理地方,当以法律为准绳,而不是以贫富或权势为判决之根本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